基于三坐标测量设备的自动检测系统、方法和过程
1. 本发明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三坐标测量设备的自动检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2. 三坐标测量设备用于产品设计、模具设备、齿轮测量、叶片测量机械制造、工装夹具、汽车模具配件、电子电器等精密测量。电极是电器中常见的精密元件。在加工生产中通常需要对电极的多个位置进行检测。现有的电极检测过程操作方式是手动将电极放置在三坐标测量设备的检测台上。设计了一种定位电极的夹具。电极定位完成后,手动操作三坐标检测软件,进行程序搜索、文件导入、手动测量、手动点提取、测量结果编辑、报表保存等操作都是手动进行的。指点、测试、编辑测量结果、输出报告,整个测试过程复杂,设备利用率低,工作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三坐标测量设备的自动检测系统和方法。该自动化检测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化检测,解决重复性人工检测缺陷,提高检测效率。
4.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基于三坐标测量仪的自动检测系统。三坐标测量仪具有控制其工作状态的计算机。自动检测系统运行在计算机上,计算机与服务器交互连接。自动检测系统包括:预置值模块,加载测量所需的初始化数据;扫描模块,读取试件的识别码;数据加载模块,根据扫描模块读取的识别信息从服务器读取下载相应的绘图文件和测量指令;测量模块,
5. 其中,预置值模块与手动输入设备相连,用于输入初始化数据。初始化数据包括自动检测系统安装路径、服务器地址、网络访问权限、服务器目录、图片文件下载目录、检测报告输出内容等。
6. 优选地,初始化数据还包括:测量数据的排列规则。
7. 优选地,所述自动检测系统还包括:数据分析模块,获取所述三坐标测量仪检测到的测量数据,对所述测量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所述图像文件形成检测报告;保存模块,获取检测报告并将其保存在计算机和/或服务器中。
8.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检测点的测量数据具有三个矢量方向分量,数据分析模块将所有检测点中相同矢量方向的分量作为一组,计算方差和标准收集集合的偏差,将方差和标准偏差填入图像文件,形成检测报告。
9. 优选地,在计算方差时去除集合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0. 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加载模块还根据扫描模块读取的识别信息从服务器下载被测件的标准数据,数据分析模块将检测点的测量数据与相应的标准数据进行比较。当满足设定的容差限制时,检测点被判定为合格。
判断结果均反馈在检测报告中。
11.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坐标测量仪的自动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加载测量所需的初始化数据;读取试件的识别码;根据识别信息从服务器读取下载相应的图纸文件和测量指令;启动三坐标测量仪根据测量指令对被测部位进行检测,并按照文件上预设的排列规则将所有检测点的测量数据排列在图纸文件中;三坐标测量仪测试完成后,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和图纸文件制作测试报告。
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设计的自动检测系统运行在三坐标测量设备的计算机上。手动启动自动检测系统后,自动检测系统开始运行,自动扫描试件。识别码读取信息,然后根据读取的信息从服务器下载相应的绘图文件和测量指令,启动三坐标测量设备根据测量指令对DUT进行检测,并自动将测量数据排列在在绘图文件上,提取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并制作测试报告。整个测试过程自动完成,
图纸说明
13.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三坐标测量仪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自动检测系统的实施环境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自动检测系统的模块示意图;无花果。图4为本发明自动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详细方法
14. 为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自动测量设备,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15.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出的自动检测系统1是在现有三坐标测量设备2的基础上开发的,三坐标测量设备2 有自己的控制器工作。在计算机状态下,自动检测系统1运行在计算机上,计算机通过通讯口与服务器3交互连接。
16.具体如图3所示,自动检测系统1包括:预设值模块110、扫描模块120、数据加载模块130、测量模块14 0、数据分析模块150和存储模块160,在三坐标测量设备的计算机上启动并运行自动检测系统,系统将自动加载上述功能模块。应理解,自动检测系统1的最低配置应配备预设值模块110、扫描模块120、数据加载模块130和测量模块140,即完成绘图文件的注释。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自动检测系统1还包括数据分析模块150和存储模块160。数据分析模块150对测量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并生成检测报告,然后通过保存模块160保存并上传数据。测试报告。.
17. 下面详细介绍各个模块的功能和工作过程。
1 8.预置值模块140用于加载测量所需的初始化数据。自动检测系统1运行后,系统第一次加载的初始化数据包括自动检测系统安装路径、服务器地址、网络访问权限和服务器目的地。
记录、下载图纸文件目录、检测报告输出目录、测量数据排列规则等。 当然,预置值模块连接手动输入设备用于输入初始化数据,初始化中的路径和目录可根据实际应用环境手动修改数据,确保系统安装正确,系统与服务器连接成功。
19. 扫描模块120用于读取被测件的识别码。被测件可以是电极,识别码可以是条形码或二维码等,识别码包含被测件的工装编号和名称等识别信息。应理解,扫描模块120与三坐标测量仪2的扫描装置相连,扫描模块120通过扫描装置读取识别码。
20.数据加载模块130连接服务器3自动测量设备,根据扫描模块120读取的识别信息,从服务器3下载相应的图像文件和测量指令,下载图像文件和测量指令在初始化数据中。在绘图文件的下载目录中,用于后续的测量和数据分析。
21.测量模块140采用设备通讯原理对设备进行监控,控制设备的工作状态。数据加载模块130下载图纸文件和测量指令后,测量模块140根据测量指令启动三坐标测量设备2对试件进行测试,并将所有测试点的测量数据排列在图纸上文件按照预设的排列规则。其中,测量指令是指试件所有检测点的位置信息。三坐标测量设备2根据位置信息检测每个试件的每个检测点。在实际使用中,可以通过手动输入设备来设置测量数据例如,检测点数为20个,所有检测点数据沿DUT中心点呈环状分布。应理解,无论测量数据如何排列,测量数据的引线都应指向它。对应的检测点。
22.数据分析模块150在三坐标测量仪2检测完成后获取三坐标测量仪2检测到的所有测量数据,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到绘图文件。具体地,每个检测点的测量数据在i、j和k三个矢量方向上都有分量。数据分析模块150将所有检测点中相同向量方向的分量作为一组,计算该组的方差和标准差,并将方差和标准差填入绘图文件中,形成检测报告。方差和标准偏差是对下游工艺的数据修正,以补偿试件的加工数据。
23. 为了减少误差,计算方差时去掉集合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向量i为例,如果有12个测量点,首先分析判断属于向量i方向的点x1
…
, 作为一个集合,然后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方差dx=[(x1
-
x)^2+(x2
-
x)^2+
…
]/n(平均值),标准差s,x是集合中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计算出来的平均值。
[0024]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数据分析模块150还具有资格确定的功能。数据加载模块150根据扫描模块读取的识别信息从服务器3下载试件的标准数据,并在初始化数据中设置标准数据下载。在图纸文件的下载目录中,数据分析模块150将各检测点的测量数据与其对应的标准数据进行比对,当满足设定的公差限时确定该检测点合格,并对各检测点的判断结果进行判断。检测点反馈在检测报告中。需要指出的是,检测点的测量数据与对应的标准数据一一对应,将每个检测点中任意一个方向的分量与对应的标准数据的分量进行比较。当超过容许限度时,判定检测点不合格。.
[0025]
保存模块160获取数据分析模块150分析后的检测报告,并将检测报告保存在计算机和服务器3中。上传服务器3时,检测报告需要绑定试件的识别信息.
[0026]
如图4所示,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坐标测量仪的自动检测方法,由上述自动检测系统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手动激活并运行自动检测系统1;步骤s202、 预设值模块110加载测量所需的初始化数据;
步骤s203、通过扫描模块120读取被测物品的识别信息;步骤s204、数据加载模块130连接服务器3,通过扫描模块120读取的识别信息从服务器下载相应的识别信息,图纸文件、测量指令、标准数据等;步骤s205、测量模块140开启三坐标测量设备2根据测量指令对DUT进行检测,并将所有检测点的测量数据按照预设规则排列在图纸文件上自动排列;步骤s206、等待当前DUT的检测结束;步骤s207、三坐标测量仪2检测完成后,通过数据分析模块150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和图形文件制作测试报告;步骤s208、将测试报告与被测件的识别信息绑定,上传至服务器3;步骤s209、测试下一个测试部分,即返回步骤s205,依次测量直到结束。
[0027]
需要说明的是,当CMM 2上放置有多个DUT时,本次测试结束后,会自动返回步骤s202进行下一次DUT检测。三坐标测量机的扫描装置 2 和检测装置自动移动到下一个被测件的位置,以执行相应的动作。
[002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