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自动化,您的工厂在什么级别?
自动测量带来的质量和效率增强功能是不言而喻的。 “一键式”操作可降低成本并避免人工操作错误;自动测量减少了测量辅助时间,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并优化了生产周期;及时反馈质量数据优化了生产和加工过程,系统积极降低了能耗...
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制造是一个旅程。大多数公司从平台和解决方案入手,逐步发展并不断完善。那么,对于质量控制自动化,您的工厂达到了几个级别?让我们对其进行基准测试!
第一级:快速夹紧定位
使用快速夹紧和定位夹具可以在几秒钟内改变不同工件夹具的类型和组装,这是实现工厂质量控制自动化的第一步。
第二级:自动加载和卸载
自动装卸系统取代了手动装卸。
第三级:多机协作自动化
集成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管理软件系统,以实现机器人的自动装卸,任务分配和多层协作操作。
第四级:柔性制造自动化
测量系统已集成到自动生产线中,该系统集成了加工中心,装卸机器人,测量机和自动化管理软件,从而实现了从加工到测量的无人工干预。
第5级:人工智能自动化
利用大数据分析的结果,生产系统可以自动感知,分析和预测变化,进行调整和决策,并不断优化设计和处理。
Hexagon自动测量解决方案
Hexagon的测量自动化解决方案包括从用于快速固定装置,装卸系统和运输系统的辅助测量解决方案,到更接近生产车间的线侧测量,从集成到生产线的在线自动化测量解决方案到客户-基于定制的特殊飞机可以为客户提供高效灵活的测量自动化解决方案。通过有效利用过程测量数据,Hexagon可以为客户提供用于生产过程控制的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
当前,Hexagon的测量自动化解决方案主要涵盖以下四种类型:
1个辅助测量计划
辅助测量是实现工厂质量控制自动化的第一步,它是实现测量自动化的最简单,最快的解决方案。通过在测量设备上配置快速定位夹具,集成的自动识别系统(QR码,RFID识别设备),装载和卸载以及软件选件,而不是进行一些手动操作,可以有效地节省成本并有效地实现单个测量设备。按钮式“自动测量。
适用范围
适用于离线或在线测量,多品种,小批量或重型零件,中小型生产规模,低成本,入门级测量自动化升级需求。
项目价值
“一键式测量”可减少手动操作错误;减少体力劳动强度并降低对手工技能的要求;提高设备利用率并减少投资;它可以进一步升级到更高的自动化水平。
两线自动测量程序
生产线端自动测量程序是从实验室到车间的自动化测试程序。它是针对车间现场的自动测量解决方案。通过集成的自动化和信息技术,测量系统可直接应用于车间现场或生产线旁。它与装卸,AGV,夹具系统,机器人和支持软件集成在一起,以实现车间测量自动化,现场监控生产状态,实现快速响应,减少系统停机时间并最小化质量成本。
适用范围
大批量,多品种,中等规模的生产规模;使用自动传输线,AGV或机器人自动装卸;测量过程不需要人工干预;中级测量自动化升级需求,多个测量设备协同工作或线路侧测量单元。
项目价值
无需工人操作,一个人可以监督所有单位;多机协同操作,多台机器降低了人工成本;机器人上下料,根据节拍自动分配测量值,测量设备利用率超过90%;充分利用空间,减少占地面积;使用数据为生产和设计调整决策提供依据。
3条针对生产线的集成式自动化测量解决方案
该生产线集成了自动测量解决方案,将测量设备集成到生产线中,集成了加工中心,机器人,导轨,自动装卸系统自动测量设备,自动夹具,存储系统,识别系统等,并且可以集成第三个用户的第三方信息系统。采用主流的总线通讯方式,保证了生产的有效性,可以实时报警,实现刀具的自动闭环反馈补偿,还可以完成工件的自动分拣,使质量信息可视化,可追溯
适用范围
将测量设备集成到生产线自动测量设备,大型,多品种大型生产线,智能制造生产线,自动化生产和装配线中。
项目价值
通过在线测量及时反馈加工过程的质量;为各种工件的测量任务提供高效且高度兼容的解决方案;实现对测量数据的有效分析,反馈并指导前端处理程序或生产系统,从而提高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生产效率;满足100%工件检验和高效自动生产检验的需求;利用测量结果指导加工和生产,形成了真正的闭环加工系统。
4个定制的自动测量平面
Hexagon根据客户的特殊测量应用和自动化要求设计定制的自动测量平面,升级和改造通用自动化解决方案或为客户开发特殊情况。除了专业的几何量精密测量外,Hexagon还可以提供重量,磁力,透光率,颜色和缺陷的快速自动化测量解决方案,广泛用于3C电子产品,精密制造,汽车检查工具,模具,航空航天,医疗设备等行业。
适用范围
具有特殊自动测量要求,高度自动化升级要求的用户。
项目价值
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100%合适的特殊平面图,自动收集和分析测量数据,数据指导生产,加工和设计,并可以与企业MES和其他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交互。
对自动测试的需求不断增长,并且自动测试技术日新月异。面对各种自动化技术,结合企业自身的现状,各个环节都实现了,逐步实现自动化,逐步智能化,最终走向智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