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消声器总成检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查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后消声器组件的检查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制造业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使用量逐年增加。汽车消声器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汽车排气消声器是用于降低汽车发动机排气噪声的关键部件。它通过减少排气脉动压力的衰减来消除噪音。目前,人们对汽车后消声器的制造工艺要求越来越高,生产工艺也越来越先进。由于目前的汽车消声器使用频率高,经常处于工作状态,因此比其他部件更容易使用。后鼓式消声器总成的质量是影响其寿命的重要因素。因此,汽车后消声器在出厂时都会进行检查。由于容易变形,现有的检测工具很难对其进行准确检测,因此严重影响了后消声器总成的出厂质量。目前的汽车后消声器总成侧面复杂,三维空间尺寸大,需要的安装空间尺寸必须保证在允许的尺寸公差范围内。其精度直接影响汽车的性能。如今,汽车零部件检测工具具有高精度、高智能化的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该工具检测零件时间长,测量效率低,难以满足生产要求。经营者需要投入大量精力来经营,而检测工具的价格非常高,一般小企业难以承受。同时,检具操作人员需要知识水平高、经验丰富的专业工程师,才能快速准确地完成工作。 , 给企业增加了额外的无形成本,因此这种检测设备非常不适合需要快速、多方位检测的量产零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后消声器总成检测工具,本发明不仅可以对后消声器总成进行定位智能检具,还可以对其进行检测,不仅提高了汽车后消声器的出厂质量,而且也提高了工人的检测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后消声器组装检具,包括:检具基准板、连接装置、第一固定螺钉、第一驱动电机、左滑动装置、第一定位片、第一定位螺栓、第一定位座、第二固定螺钉、检具控制装置、显示屏、工作状态指示器、第一连接线、万向滚轮、连杆、后消声器总成、第二定位座、第二定位件、第二定位螺栓、连接件、右侧滑动装置、手控装置、控制按钮、支撑杆、第二驱动电机、支撑架梁、检具支撑架和第二连接线,其特征在于: :量规基准板安装在量规支撑架上,量规基准板上设有连接装置,第一固定螺钉安装在连接件上。第一固定螺丝的下部与连接装置连接。检具支撑架相互连接,万向滚轮设置在检具支撑架的下端,万向滚轮与检具支撑架之间设有连接件,万向滚轮穿过连接件与检具的支撑架连接,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均设置在检具的基准板上,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均设有第二固定螺钉,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均通过第二固定螺钉与量规基准板连接,第一定位件设置在第一定位座的上端,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第一定位座相互固接,第一定位螺栓设置在第一位置定位片,第二定位片设置在第二定位座的上端,第二定位片和第二定位座固定连接,第二定位螺栓设置在第二定位片上,第二定位螺栓设置在第二定位片上。后消声器组件穿过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 后消声器组件设置在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上,左滑动装置设置在后消声器组件的一侧,右滑动装置设置在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上。装置安装在后消声器总成上。在组件的另一侧,左滑动装置和右滑动装置均与检具的基准板连接,左滑动装置与第一驱动电机连接,右滑动装置与检具的基准板连接。第二个驱动器。电机相互连接,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第二连接线相互连接,检具控制装置设置在检具基准板的一侧,检具控制该装置通过连杆与检具基准板固定连接,检具控制装置设有显示屏,支撑杆安装在检具支撑架上,手动控制装置安装在检具支架上。在支撑杆上,手控装置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手控装置上设有两个控制按钮,手控装置通过第一连接线与检具控制装置连接。
另外,第一定位片和第二定位片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此外,左滑动装置和右滑动装置都可以沿着量规的基准板左右滑动。
另外,显示屏为LED显示屏。
进一步地,检具的支撑架上设有支撑架梁。
进一步地,在检具的支撑架上设有储料板。
此外,还有四个连接设备。
另外在检具控制装置上还设有工作状态指示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检查工具的基准板上设置了左滑动装置和右滑动装置。左滑动装置和右滑动装置均可沿检具基准板左右滑动,实现后消声器组装。左右定位功能方便简单。本发明在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上设有定位件。定位件通过定位螺栓固定,可定位后消声器总成。带有控制装置,检查装置控制装置和手动控制装置相互连接,操作方便。本发明不仅可以对后消声器总成进行定位,还可以对其进行检测,不仅提高了汽车后消声器的交货质量,而且提高了工人的检测效率。
图纸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例或现有技术说明中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简要介绍。显然,以下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没有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这些图获得其他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标记:
1-检查工具参考板; 2-连接装置; 3-头固定螺丝;
4-第一驱动电机; 5-左滑动装置; 6-第一个定位片;
7-第一个定位螺栓; 8-第一定位座; 9-第二个固定螺丝;
10-检具控制装置; 11-显示屏幕; 12-工作状态指示灯;
13-第一条连接线; 14-万向滚轮; 15-连杆;
16-后消声器总成; 17秒定位座; 18秒定位片;
19 秒定位螺栓; 20-连接器; 21-右滑装置;
22-手动控制装置; 23-控制按钮; 24-支撑杆;
25 秒驱动电机; 26-支撑架梁; 27-检具支撑架;
28秒连接线; 29个存储板
具体实现方法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应注意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垂直”、“水平”、“内部”、 ” “外”所指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说明本发明和简化说明,并不表示或暗示该装置或所指的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取向和特定的方位角结构和操作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另外,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并且不能理解为表明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应注意术语“安装”、“连接”和“连接”应在广义上理解,除非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制。例如,它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整体连接;它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气连接;它可以通过中间介质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组件之间的内部通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特定情况下理解本发明中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后消声器组装检具,包括:检具参考板1、连接装置2、第一固定螺丝3、第一驱动电机4、左滑装置5、第一定位件6、第一定位螺栓7、第一定位块8、第二固定螺丝9、测具控制装置10、屏1 1、工作状态指示灯12、第一连接线13、万向滚轮14、连接杆15、后消声器36、第二定位块17、第一定位件18、二定位螺栓19、连接件20、右滑装置21、手控装置22、控制按钮23、支杆24、二驱动电机25、支架横梁26、测具支撑架27和第二连接线28,其特征在于:量规基准板1设置在量规支撑架27上,量规基准板1上设有连接装置如图2所示,第一固定螺钉3设置在连接装置2上,第一固定螺钉3的下部与测规支架27、万向滚轮3连接检具支撑架27的下端设有连接件20,万向滚轮14与检具支撑架27之间设有连接件20,万向滚轮14与量具支撑架27相连。第一定位座8和第二定位座17均设置在量具基准板1上,第一定位座8和第二定位座17均设有第二固定螺钉9,第一定位座8和第二定位座17通过第二固定螺钉9和量规基准板27相互连接,第一定位片6设置在第一定位座8的上端,第一定位定位件6与第一定位座8固定连接,第一定位螺栓7设置在第一定位件6上,第二定位件A饼第二定位座17的上端设有18,第二定位件18与第二定位座17固定连接,第二定位螺栓19设在第二定位件18的后部。消声器组件16穿过第一定位件6和第二定位件18,后消声器组件16设置在第一定位件6和第二定位件18上,左侧滑动装置5设置在其一侧。后消声器组件16智能检具,右滑动装置21设置在后消声器组件16的另一侧,左滑动装置5和右滑动装置21都连接到检查参考板1上另外,左侧滑动装置5连接第一驱动电机4,右侧滑动装置21连接第二驱动电机25,第一驱动电机4连接第一驱动电机。 st 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25通过第二连接线28相互连接,检具控制装置10设置在检具基准板1的一侧,检具控制装置10与检具固定连接参考板1通过连杆15。检具控制装置10设有显示屏11,支撑杆24设置在检具支撑架27上,手动控制装置22设置在支架上杆24、手动控制装置22和支撑杆24相互固定连接,手动控制装置22上设有两个控制按钮23,手动控制装置22通过控制装置27与检具控制装置27连接。第一连接线13相互连接。
本发明在检查工具的基准板上设有左滑动装置和右滑动装置。左滑动装置和右滑动装置均可沿检具基准板左右滑动,实现后消声器总成的左右定位功能,便于定位 简单,本发明具有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上设有定位件,定位件通过定位螺栓固定,后消声器组件可定位,本发明设有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本实用新型本发明可以通过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驱动第一滑动装置和第二滑动装置作左右往复运动,起到定位不同规格汽车后消声器的作用。本发明设有与手动控制装置连接的检具控制装置。本发明不仅可以确定后消声器总成,还可以对其进行检测,既提高了汽车后消声器的出厂质量,又提高了工人的检验效率。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虽然已经结合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方案还可以进行修改,或者等效替换部分或全部技术特点;并且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实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