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具设计 及制造技术要求
1. 一般要求
检具设计 和制造基础
以甲方提供的产品型号和检验标准为主要依据,产品图片为辅助依据。检具的结构设计必须经甲方确认后方可制造。
检具结构
1.2.1 检具采用钢架结构或板式结构,(底座400X600以下,采用板式结构)。对于重量超过20kg的检具,应在适当的位置安装4个吊钩。位置必须考虑起吊稳定性检具设计,吊钩的高度应保证钢丝绳不干涉检具部件。
1.2.2 量具放置时,基准面不应接触地面。底座下面应该有支撑。钢架结构检查工具应配备滚轮。滚轮装置采用可拆卸结构,方便检具检定。
1.2.3 手动夹紧装置和断面规装置应设置在检具的合理位置,操作灵活,锁紧稳定可靠,不与其他部件干涉。夹紧方向应与零面垂直。
1.3 检查材料和要求
1.3.1个骷髅
采用钢管焊接骨架。大规格采用50*50*3方钢管,中规格采用40*40*3方钢管。焊缝应牢固,无夹渣等焊接缺陷,非焊接面不得有焊渣或焊道。焊后应消除内应力。小量规采用板式结构,45钢,板厚30mm,
1.3.2 类型
成型面采用可加工树脂材料。要求组织致密均匀,无裂纹和夹点。加工表面光滑,无麻点。每100cm2不应有超过3个气孔,气孔不应大于0.5mm。轮廓
1.4 检具的基准和坐标标记:
1.4.1 基准块平面度0.05mm/m2,基准孔位置精度在±0.1mm以内。
1.4.2 在铝板上打字标出参考面的X、Y、Z坐标方向,并标出参考面的坐标值。量规表面刻有坐标线,间距为100mm,大量规之间的距离可达200mm,坐标值标注在可见处。
1.5 标准件选用原则
夹钳选用台湾卡手产品
1.6 检具标志
量规板应由铝板制成并安装在底座上。并标注检具测量的冲压件名称、检具编号、重量和制造日期。
1.8 检具数量
检具数量按甲方文件执行。检具图纸的标题栏应能显示检具编号的内容。
1.9 检具着色
检具各部分颜色应按甲方要求涂漆。喷漆前,乙方应提供各种颜色的色卡,经甲方确认后方可喷漆。
2. 检具制造精度
a 基准面平面度0.05mm/m2,
b 参考孔位置(三个坐标)±0.1mm
C。零平面精度(参考平面)0. 1mm以内
d. 基准孔(主控孔和副控孔)位置±0.1mm
e. 一般孔位在±0.2mm以内
F。修边线零边±0.3mm以内
G。翻边线零边±0.25mm以内
H。保持开放面(3mm间隙面)在±0.25mm以内
一世。±0.25mm以内的形状模板
3. 检测工具的定位和夹紧
3.1 检具的定位点和夹紧点根据检具参考书设定。
3.2 两孔定位:
基准孔 I:用锥形销定位
参考孔二:用菱形锥销定位
3.3 一孔一侧定位:
基准孔 I 用锥形销定位
Benchmark II 按边或面定位(定位挡块)
3.4 三边定位:
定位块
4. 检具上孔位的检测
安装孔:(用于螺母焊接、螺栓焊接或通孔)用圆柱塞规检测。
普通孔:使用划线检测。对于直径φ16mm以上的孔,在3mm的间隙面上画一个双线内圆并涂成红色(如下图所示)。划线尺寸,内径涂红色,直径φ9mm-φ5的孔按公称尺寸涂在1mm表面,内径涂红色,直径小于φ5的孔涂上1mm面,1mm面漆成红色,线的宽度和深度要小于0.1mm。
5 检具上段的检查
重要的粘接面应使用轮廓规进行检查。截面试样规的主体为钢板制成,试样规的测试面由可加工的树脂制成。(见下图)材料模型与规面相同。横截面试样规的支撑和转动要求操作灵活、定位准确、锁定稳定可靠。
7 检验工具的验收
7.1 检具制造完成后检具设计,根据数字模型和图纸对三坐标测量机进行自检,并对检具进行重复检验,并出具自检报告,应注明环境检查时的温度和相对温度。
7.2 自检合格后,与甲方共同进行复检,复检合格后,在包装发货前确定预检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