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具自动装置
检具自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具自动化装置。背景技术
[0002] 在组装之前,通信基站上的一些部件一般需要通过网络分析仪等测试仪器进行检测,以保证后续整个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
现有的通信基站零件检测一般是通过手动将被测零件的两端拧紧在检测头上,然后将检测头连接在测试仪的端口上,形成通路,这样就完成了被测头。待试件检查完毕后,将待测件拧下,从检查头上取下。这样,整个装载过程都需要人工进行,效率低下,无法量产。而且,通过手动拧紧检测头和待测零件的一端,不正确的插入对准也会影响测试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检测产品效率高的检具自动化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检具自动装置,包括底座,在底座的中间位置设有用于固定的气爪。被测部件,所述的第一推动机构设置在底座上气爪的左侧,第二推动机构设置在底座上气爪的右侧,第一推动机构和气爪已连接。在第二推动机构和气爪之间设有用于与测试仪器连接以测试被测零件的第一连接机构,在第二推动机构与气爪之间设有用于与测试仪器连接以测试被测零件的第二连接机构,因此运动一、 的
其中,还包括用于固定测试件的第一挤压机构和第二挤压机构,第一挤压机构位于第一连接机构上方,第二挤压机构位于第一挤压机构内。上面的第二个连接机构。
[0007] 其中,第一压缩机构包括第三气缸和与第三气缸活塞连接的压缩头,第二压缩机构为第四气缸。
[0008] 其中,第一连接机构、第二连接机构与检测仪器之间均通过检测头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推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位于机座上的直线轨道与第一气缸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所述第一连接机构的下端连接有连杆,其一端连接有连杆。连杆在直线轨道上,第一缸的运动推动连杆,带动第一连杆机构向被测件靠拢。
其中,所述的第二推动机构包括第二气缸、位于机座上且与第二气缸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直线轨道、位于直线轨道内的推动器自动检具,以及推动器的一端。位于直线上。在轨道中,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机构固定连接,第二气缸推动推动部以带动第二连接机构靠近待测件。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机构为N型接头,所述第二连接机构为转接头。
[0012] 其中,还包括第二缓冲器,所述第一缓冲器设置在所述连杆的一侧,所述第二缓冲器设置在所述推动部的一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同于现有技术对通讯部分的测试主要通过手动将被测部分的两端拧紧在检测头上,测试完成后拧下取下来,测试效率低,且无法量产,被测件容易与检测头旋拧不到位,影响测试效果。在本发明中,待测件由自动检测装置的气爪固定,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分别通过检测头与检测仪的两个端口连接,第二推动机构推动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分别靠近被测件,使第一连接机构的一端和第二连接机构的一端分别插入被测件的两端,自动完成该件的测试。,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并且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通过第二推动机构自动插入被测件的两端,对位准确,可避免因出现A测试错误有点不准确。
图纸说明
图1为本发明检具自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检具自动装置在测试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详细说明
[0016]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结构特征、达到的目的和效果,下面结合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检具装置,包括一机座10、,所述机座10的中间位置设有一固定气爪20测试部分 30 . 机座10在气爪20的左侧设有第一推动机构11,在机座10的气爪20的右侧设有第二推动机构12。推动机构U与气爪20之间为第一连接机构13,用于与检测头31连接以对被测件30进行测试,第二推动机构12与气爪20之间为第一连接机构13,用于测试被测部分 30.第二连接机构14与检测头31连接,对被测件进行检测。检测头31与测试仪器(图中未示出)连接,用于测试待测部件。在本实施例中,测试仪器为网络分析仪。
所述的第一推动机构11包括位于机座10上的第一气缸111、和第一缓冲器113的直线轨道112、以及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第一气缸111的加压机构114。 . 第一连接机构13的下端连接有连杆131,连杆131的一端位于直线轨道112内。第一气缸111的运动推动连杆131运动,从而驱动第一气缸131移动。连接机构13向被测部件30移动。第一缓冲器113设置在连杆131的一侧。当第一气缸111推动连杆131以驱动第一连接机构13向被测件30移动时,连杆131向待测件30的移动起到缓冲作用,防止检测头31撞击待测件30,使检测头31与待测件有更好的接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机构13为N型接头。
所述的第二推动机构12包括位于机座10上的第二气缸121、和第二气缸121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直线轨道122、位于推动部分。直线轨道122 123。推动部123的一端位于直线轨道122内,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机构14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机构14为转接器,且旋转连接器的一端连接测试头125,测试头125通过测试头125与测试仪器(图中未示出)连接,用于测试被测部件。第二缓冲器130设置在推动部123的一侧。
[0020] 第一压紧机构40设置在第一连接机构13的上方,第一压紧机构40包括第三气缸41和与第三气缸41活塞连接的压头42。转接器上方设有第二按压机构50,第二按压机构50为第四气缸。
使用本发明的检具自动化装置检测被测件时,打开电源开关,用气爪20固定被测件,N型接头与检测头的一端连接31在测试仪的一个端口上,适配器在与检测头125连接的一端连接到测试仪的另一个端口。第一气缸111向左移动,推动第一连接机构13靠近直到N型连接器的一端接触到被测件30为止。待测件一端插入,第二气缸121向右移动,推动推杆123带动转接器靠近待测件30,直到转接器一端插入待测件30的另一端。要测试的部分,然后将第三个气缸41和第四个气缸50分别压下,将N型接头、适配器和待测零件的插入点压紧,然后检测仪开始自动检测待测零件测试。在本实施例中,待测部分为通信部分,通过自动检测装置连接测试仪器对通信部分的驻波比和相位进行测试。
使用本发明的检具自动化装置检测被测零件时自动检具,只需将零件放在气爪上,由气爪固定,即可自动完成零件的测试,操作简单方便,可以大大提高测试效率。.
与现有技术的测试不同,通信部分的测试主要是手动将被测部分的两端拧紧固定在检测头上,测试完成后再松开取下,测试效率为低,而且不可能量产,而且被试件容易拧到测试头上不到位,影响测试效果。在本发明中,待测零件通过自动检测装置通过气爪20固定,第一连接机构13、适配器分别连接到检测头和检测仪的两个端口,第一连接机构13、第二推动机构11、12分别推动第一连接机构1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通过本发明的说明及附图所作的、或直接或间接使用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转换在其他相关技术领域中,同样包含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