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汽车工业强国应该从检查工具入手
2017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达到2900万辆以上。距离达到3000万大关仅一步之遥。可以说,这是当之无愧的汽车大国。遗憾的是,尽管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水平,技术水平,设计水平等技能取得了空前的进步,但仍不能被视为世界汽车强国。
2015年5月,中国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明确了成为制造业强国的目标。 2016年8月发布了《设备制造标准化和质量改进计划》智能检具,提出产业基础,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标准体系基本健全,质量安全标准正在加速国际标准的整合。 ; 2017年4月24日,国务院再次同意“中国品牌日”的批准,同意自2017年起每年每年5月10日将日本设立为“中国品牌日”,提出了建设中国“中国品牌日”的决心。汽车品牌。
但是,如果一个工人想做得好,他必须首先磨砺工具。如何有序地执行上述政策,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检查点,检查工具是质量控制必不可少的检查工具。从那时起,在汽车工业中,汽车检测工具开启了终生的辉煌。
汽车检查工具是汽车质量的保护者
“良好设计的前提是拥有正确的检查工具。汽车检查工具一直被视为汽车质量的保护者。”一汽大众测量技术中心工程师廖大岚在《中国汽车报》记者的独家采访中拥有40多年的检验工具行业经验。为了实现汽车制造大国的梦想,汽车检测工具是汽车零部件,汽车装配生产线必不可少的检测设备和工具。
廖大兰介绍说,汽车检验工具是用于汽车产品检验的特殊测量工具的总称。他们通过各种测量方法检测并提供测量数据,以确定汽车零件的功能尺寸,汽车零件的重叠部分和零件。匹配精度相当于汽车零件公司和车辆制造商的第三方认证工具。
“通过检查工具控制产品的准确性可以消除调试阶段产品组件中可能出现的匹配和重叠问题,并提高产品的结构性能和外观性能。目前,复杂的形状和对产品开发的高度重视零件需要开发检验工具,这也反映了汽车智能制造的性能。”廖大兰解释说,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汽车生产装配线效率的不断提高,如今,在整车装配线上,平均每分钟可安装8辆整车,一辆汽车有数千辆。如果其中一个或两个零件有问题,则整个汽车的组装很可能会失败,因此,要确保每个零件在组装线开始时完全符合标准,那就是需要检查工具。
来自东风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的专家姜强也认为,在整车安装过程中,将汽车的每一部分与一对一的相应检查工具进行了比较。通过测试后,它进入下一个生产环节,确保整个装配线流畅,解决了汽车零件的精确匹配问题。
“特别是在引入检查工具之后,它可以帮助实现标准化零件的批量生产,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大大降低汽车生产成本,并真正起到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作用。”姜琦解释说,由于汽车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很高,对零件精度和相互同意程度的要求很高。通常,汽车的车身部件由3000多个钣金结构部件和500多个内部和外部装饰部件组成,此外,汽车车身的焊接具有高度的自动化程度,复杂的形状以及对零件的高精度要求。任何尺寸错误都会导致整个汽车生产线瘫痪。因此,检查工具已成为汽车零部件装配线上必不可少的测试设备和工具。
汽车检查工具行业非常有前景
千里之行始于一步。随着汽车工业竞争的日益激烈,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汽车的外观质量和内部结构的匹配已成为各制造商关注的焦点。同时,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汽车制造商已经意识到,他们必须降低生产成本,缩短开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并增加产品品种以满足市场需求。这为汽车检查工具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增长。市场潜力。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包永定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汽车升级,智能制造要求以及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背景下,汽车检查工具已成为汽车制造业的重要支撑力量,据统计智能检具,到2021年,我国汽车检查工具产业的市场需求预计将达到123亿元。
近年来,在以利润为导向的汽车市场和“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鼓励下,国内自主汽车品牌发展迅速,许多国内汽车品牌应运而生。同时,国内汽车企业更加重视技术开发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与国外汽车品牌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从而大大缩短了汽车款式更新,技术改进和创新的周期。市场。
目前,国内汽车品牌很多,每个品牌每年都会推出许多新车型和重新设计的车型。据有关统计,在过去的五年中,国内市场每年平均推出约150种新车型。除了每年对模型进行改造和垂直更换外,每年还推出了近500种新模型。自从第二胎政策全面实施以来,自由化后,许多汽车制造商将注意力转向了“ 7人座”(SUV,MPV),家庭旅行车等车型。由此可见,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模型升级的速度也在加快。这些为我国检验工具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迫使整个国内的汽车检验工具行业发展。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汽车质量控制的要求不断提高,作为汽车制造“保护者”的汽车检查工具已成为汽车制造商不可缺少的投资。”包永定说。
建设汽车工业强国应该从检查工具入手
值得注意的是,在如此重要的市场角色中,我国的自动检查工具起步较晚。
“在早期,我们只能依靠进口。为整辆汽车引进一套检查工具的成本非常高,特别是对于某些高端汽车品牌。”廖大兰说,汽车检查工具最早在德国使用,后来被意大利汽车制造商广泛使用,但在我国发展得相对较晚。
我国的检验工具行业始于2000年,起点低,起步晚。在行业主管方面,尚未形成统一的行业监管体系和行业标准。另外,由于检验工具行业仍是新兴产业,其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人才,经验等方面均远远落后于国际先进企业。特别是由于检验工具行业中设计师的匮乏,检验工具设计人员的培训周期一般为2-3年,高级人才需要3-8年的培训时间。因此,该行业中的许多公司开发,设计和创新能力都很弱。人才匮乏。
“汽车检查工具在汽车的整个生产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必须重视并加快汽车检查工具的开发和应用,从根本上保证我国汽车工业强国的建设。”廖大兰认为,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转型升级。如何掌握汽车检测工具的应用和开发是未来我国汽车制造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和集成化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