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检具设计 一般原则是什么?

发布日期: 2021-11-05 点击: 1037

检具设计 一般原则是什么?

检具设计 基本原理和方法:

1、在设计检具之前,首先要确定该零件在整车中的装配位置,定位方法(包括定位点的选择和位置),固定方法,以及与检测工具的关系。周边相关部分。这是非常重要的。在检具的设计中,无论是零件的放置,定位和夹紧点的选择,还是检验项目的确定,都与此有关。设计者可以通过观察该零件在整车上的装配情况,与用户的产品工程师讨论,以及相关问题(装配位置、定位方法、固定方法、与周围零件的关系)来建立产品的宏观形象。答案是明确的,那么,现在检具设计

2、 产品的摆放位置尽量与其在整车中的摆放位置一致,即按照产品的装载位置摆放,让产品能够重现其验车过程中汽车组装后的实际状态,使测量结果真实反映组装在汽车上的产品的实际情况。如果根据产品的装载位置放置产品,无法进行定位、夹紧和测量或非常不方便,则可以旋转产品,旋转角度必须为90度或180度。左/右前门护板检具设计中,产品按其装载位置放置,左右两侧同时放置一对检测工具。看

检具设计_非标自动化设计应该具备的能力_8421码检测电路的设计

3、 设置产品定位点。夹紧点:

在整车装配中,产品的XYZ方向由ABC三点决定。至此,产品已经完全定位。定位基准的位置公差应小于0.1mm。

对于许多冲压件,产品定位是通过在表面增加两个孔来确定的。那么,这两个定位孔应该是有区别的:一个是设置四个方向(使用圆销,直径为产品孔直径减去0.2mm),另一个是设置两个方向(使用棱柱销,长边直径(工作部分)为产品孔径减去0.3mm,短边(非工作部分)小于长边直径0.5mm) .

原车组装时,本产品C侧贴六小块贴在前门外表面,B侧贴纸贴在前门外表面,因为贴纸是一次使用,产品测量后仍需使用,故将检具夹在B面(二处)。C(六处)用夹钳;A面原本是前门外表面的一个用来夹钩的凹槽 以上,考虑到产品安装在检具上,拆装方便,夹紧可靠,为此还加了三个夹子A面。此时,ABC的三边已经牢固地夹在定位面上。

检具设计_非标自动化设计应该具备的能力_8421码检测电路的设计

C侧6个小腿设计夹紧时,由于产品是左右两片同时放在检具上,C侧6个小腿在产品内表面,即产品与墙板之间不能直接看到。因此在设计中采用了一套活动夹紧装置。压下检具上方的平移夹具,即可松开夹紧装置;并在提起夹子后,将夹子拧紧

装置中的弹簧使夹紧装置能够夹紧产品。通过这种设计,夹紧装置中的旋转轴可以保证夹紧力垂直于产品表面。

4、项目功能设计:

所有检测项目的建立由用户的产品工程师根据产品的GD&T图纸提出。检具设计工程师可以根据对产品功能和功能的了解,以及在检具设计中发现的问题,通知产品用户。工程师提出自己的意见,适当增加或减少检测项目。在任何情况下,产品及其检测项目的最终解释权归用户的产品工程师所有。

8421码检测电路的设计_检具设计_非标自动化设计应该具备的能力

5、 要检查产品是否合格,首先要测量产品关键特征点KPC点。如果KPC点不合格,则产品不合格,无需后续检测。为保证KPC点测量的准确性,测量仪采用百分表,并在检具的相应位置设计了基准座;同时设计了仪表校准装置(精度为±0.02mm)。使用前,先将校准装置上的千分表调零,然后插入基准座。这样,无需在三坐标测量仪上测量,就可以直接读取被测产品的误差。

6、 KPC点合格后,即可对整个产品进行测试。具体采用何种检测方法将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原则是:产品边缘轮廓线、拉线检查(上下公差线)目测,基准面公差应在±0.50mm以内;边缘轮廓面,距离检测面3mm检具设计,以塞尺为基准。表面轮廓的位置公差应限制在±0.20mm以内;中间轮廓面应设置若干夹板,夹板公差应在±0.25mm以内,用塞尺检测;孔,设置衬套,用限位规检测孔的位置和尺寸,参考位置公差应限制在±0.15mm。圆销止挡规直径为产品孔径,按最大实质原则缩小孔位;另外,为了知道产品及其配合件是否光滑,可以在多个模具的边缘后设置下轮廓部分的轮廓(只能通过量规测量)。

7、 将讨论检测上边缘和下轮廓的设计思路。

由于要求的检测轮廓在产品与墙板之间,所以本次检测只能在墙板后方进行;同时,检测工具相对左右零件放置,不能直接观察检测轮廓。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在轮廓线选定的检测点处(不是整个过程)在相应的壁板上加工一个孔,并安装测量座。检测点位置公差±0.02mm,测量座内的测量导向孔为100+0.022X100+0.022方孔,止动部分导向-通过工作量规也是0-0.028X10-0.028平方,偏公差±0.02mm,由此产生的最大误差为0. 09mm,误差控制在检具标准内(±0.15mm)。检验时,检验员通过观察挡块上基准座观察面的位置来判断产品是否合格(基准座观察面在喷漆段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非标自动化设计应该具备的能力_检具设计_8421码检测电路的设计

以上就是检具设计的基本原理。本检具在加工中,为了使定位轮廓在标准要求的±0.1mm以内,对加工数字模型进行了特殊修改,即轮廓数字模型提高了0.@ >1mm满足标准要求检具上偏差有一定的修复余量,有利于调试。

8、 检具制造和交付前,必须评估其是否能充分反映测量装置的功能。该方法是重复性和再现性测量实验。初步的功能和可重复性研究可以识别测量系统中的明显问题,并且可以

−0.013-0.013 伪块(根据加载位置放置),模拟块的公差应在±0.50mm以内。当产品特性偏离上述规格时,检具的公差可采用1/10规则。某一产品特性在产品图纸上标注的公差的1/10可作为检具的制造公差。

本产品主要检测项目为上边缘轮廓(绘制上下公差线)、前后边缘轮廓(塞规测量和模拟块目测)、外表面轮廓(卡板和塞尺测量) )以及上位验证检测工具的功能是否满足设计方案。平均值和极差法是一种数学方法,可以确定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和再现性,而这种方法是零件批量生产所必需的。均值和极差法研究的可重复性和再现性标准指南:

非标自动化设计应该具备的能力_8421码检测电路的设计_检具设计

1. 错误

2. 误差≥10%,≤30%可能可以接受,视实际应用的重要性而定,

检查工具费用、维修费用等。

3. 错误>30% 量具系统必须改进。尝试找出问题并改正

本文网址:www.ks-wbt.vip/industry/4790.html

  • 在线客服
  • 微信二维码
  • 联系电话
    15335276660
  •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