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具设计方案.doc
检具设计方案。doc面的数量和位置,夹紧点的数量(尽可能与焊规的夹紧点一致),数量,位置和夹紧方式,确定检测方法和各种检测要求横截面和翻边面,并用图表来说明。检具的夹持点一般在三个以上,位置不得干扰检测位置。检测位置按产品图纸要求。小型检查工具可以使用磁钢。
,检具的结构设计要求可以满足零件的“CMM(三坐标)”和“手动+检具”两种方式的检测要求
,且易于操作。
, 检具上被检部位的间隙值和高度差在检具上用不褪色的标记标出。
, 乙方在制作检具时,应在检具上以划线方式标出零件的特征点(甲方提供的零件特征点表),并进行相应的点标识。
,检具设计采用公制单位mm。
2、 检测工具精度要求:
, 检测工具必须有相互垂直的表面作为测量时的参考:平面度7级,垂直度6级,粗糙度Ra0.8pm°
s 检查刀具表面坐标网线为100mmXIOOmm,刻度宽度为0.15 mm -0.20 mm,深度为0.25mm,并标明相应的坐标代码和坐标值。坐标网线位置相对于参考的误差为±0.2m m/1000 mmo
, 参考孔:如图纸规定,位置精度不超过+0.03mm;如果木材有明确规定,施工精度:±O.lmm;定位销的销径:孔的尺寸-0. 05 mm。
, 检测孔位精度:±0.15mm。
, 表面精度:±0.2mm。
(6)、零平面精度:±0.10 mmQ
, 轮廓精度:±0.15mm。
, 检测模型刀口精度:±0.15mm。
3、 检验零件的结构要求:
, 基准:主定位销为锥形销,副定位销为菱形销,也可根据零件情况进行调整。
,检具与被测件的间隙为3mm,高度差为0mm(也可根据零件的情况设计0~3mm的线检测方式)。
, 检具与被测件孔面的间隙为2mm。用打标法检查孔位时,间隙应设计为1mm标准块(采用塑钢材料)。
, 检具与被测件定位面的间隙为0mm。
, 检具与被测件剩余辅助面的间隙为 1 mmo
, 手动方法检测孔位时,可采用螺栓、标记等方法。对于(p7(包括卬7)),采用pin法进行检查,对于“7”以上的孔(指定除外),采用划线法进行检查。
,螺栓法检测的孔位采用钢衬套结构,螺栓柄上刻有螺栓销径尺寸检具设计,其中:销径尺寸:孔尺寸-1.0; 销径公差:销径尺寸+0-0.02 mmo
, 测试模型可根据零件的测试要求采用固定式和可拆卸式结构。
检具上被测件定位面工作面尺寸为边长15mm~30mm的正方形(可根据I部情况调整)标准块(铝制或钢制) ),并用平头螺钉固定检具设计,位置分布应合理,以保证定位可靠,测量方便。
,所有检测g定位销、可拆卸检测模板等可拆卸部件应设置相应的收纳盒。
,所有检测销和定位销不易脱落,并采用可靠的金属链条固定。
4、 检具整体结构要求:
, 检具的结构必须牢固可靠。参考块、检查销、定位销等钢制零件需要进行防锈处理,以确保在正常使用和维护下不会生锈。
, 量规面等工作部件采用可加工树脂制成,与量规架的连接必须牢固。使用的可加工树脂必须满足
:
比重 Z1.25g/cm3 硬度 zD-72shore(使用 ASTM D-2240 方法) 热膨胀系数 M27X10-6 mm/mm°C(使用 D696 方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