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新项目中添加增量仪表?
今日话题:如何在新项目中添加新仪表?
在APQP的概念设计阶段,根据制造可行性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对新增量规的要求。在APQP产品开发和验证阶段,根据样品制造经验和产品特性和公差要求,制定新的量规。在APQP流程的开发和验证阶段,综合分析检具的检具能力的技术要求,制定新增量检具的技术方案。
案件
有一次在一家钣金厂,车间里的操作员正在用卷尺做第一次检测。所以我问他们面板的长度是1米,公差是1mm。使用卷尺能保证测量精度吗?
接线员一脸不悦的说道,我们一直都是这样做的,没有人说不。让我们来看看。卷尺的最小分辨率为1mm,产品特征长度的公差也为1mm。如何使用分辨率为1mm的测量设备来测量公差为1mm的产品?
MAS手册对量具的要求
在第四版 MSA 手册中,分辨率是测量设备设计的固有特征。示值之间的最小差异”。通常是指量具的最小刻度,如上图所示。
在AIAG的MSA手册中,提到测量系统是否有足够的分辨率,一是测量仪器的显示分辨率是否满足1/10原则检具设计,二是考虑到整个测量过程的变化,制造过程能否部分波动被分成几个相等的部分,可以用ndc来表示,通常也称为测量系统的有效分辨率。详情见佟老师的文章《你还在编GRR报告吗?你的MSA报告是骗人的》。
根据工程经验,要求测量系统的分辨率为测量特性规定公差的5%,满足1/20原则。示例:指定尺寸 = 125.00 ± 0.25 mm,在此示例中,0.5% 的 5 mm 公差等于 0.025 mm。这意味着对于整个测量范围,测量系统的分辨率必须为 0.025 mm 或更高。因此,请选择最小刻度为0.01 mm 的精密测量工具。
新增量工具和检测工具概述
量具:测量产品特性以确定产品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的工具,包括卡尺、百分表、通停规、三坐标、各种专用量具等。
量具根据测量结果分为测量型和计数型。测量型是可以检测特征值的工具,如直径=125.00mm,直径可与标准值比较(如±0.25),然后您可以知道该功能的状态有多好或多差。
计数测量工具是属性检查工具,例如塞规,将特性与一系列极值进行比较,接受极值允许范围内的特性,否则拒绝特性,属性检查工具只能测试零件的质量。,但无法衡量其好坏。
日程
APQP第一阶段,在概念设计后,根据制造可行性分析结果,提出量具、检具等测试资源需求,并提出新增增量工具、检具的初步清单;
APQP第二阶段,在产品设计阶段结束时,根据被测产品的特性和公差,制定新型量具和检具的开发计划,确定测量的分辨率和里程碑时间节点设备明确;
在APQP第三阶段,工艺开发和验证阶段,综合分析检具的检具能力技术要求,制定新增量检具的技术方案。
新增量刀具和检测刀具清单的输入:
1、制造可行性分析
2、特殊功能列表
3、PFMEA 分析结果
4、原型控制计划
5、工艺流程图
新增量工具和检查工具的输出:
1、新增增量工具和检测工具列表
新增量工具和检查工具的内容
APQP第一阶段:规划阶段,在概念设计后,对相同或相似产品进行制造可行性分析,提出新增量工具和检验工具的要求。”。
在项目规划阶段,对概念设计的输出进行初步的资源可行性分析,如:初始BOM、初始工艺流程图、初始特性清单等。工艺工程师充分了解和分析现有的测量工具和检验工具,以确定现有的测试资源是否满足概念设计的生产要求,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 现有的生产线在线测量设备、实验室测试设备、进货检验设备、出厂检验设备、检测室测量设备等检测资源是否能够满足产品的精度要求;
- 如果现有的检测设备或改造不能满足要求,需要增加新的检测工具和量具。
总之,在项目规划阶段,方案设计完成后,可以根据制造可行性分析的结果,提出新的检具和量具的需求。
在APQP第二阶段的产品开发和验证阶段,制定样品控制计划,通过非正式的量产方式处理原型样品,然后对样品进行测试和验证。. 详情请看之前的文章《为什么要使用原型来进行产品设计的物理验证?》
产品开发结束时,输出了图纸、BOM、技术规范、产品特殊特性清单,明确了产品特性和公差要求。工艺开发工程师结合产品特性和公差,提出产品对精度的要求和对设备的技术要求。下表标记了该部分的内容。
然后对比现有的检测设备,填写当前检测设备的精度、能力和技术要求。如果现有设备不能满足新项目的设备要求,则必须采取措施。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
- 增加装备
- 改造
-升级等
当现有设备能够满足新项目的设备需求时,使用旧设备。
详情请参阅下表中的标记部分:
在增加、改造或升级设备和工装时,需要提出项目计划并设置关键里程碑时间节点。可能的里程碑时间:
- 设计完成时间(APQP第三阶段完成,可与产品设计同时进行)
-制造完成时间(APQP第三阶段完成,产品设计冻结,B版图纸发布后才能制造工装)
- 验收时间(APQP第三阶段完成,采用Cg/Cgk进行验收)
- 批准的发布时间(GRR% 或 PT% 发布用于 APQP 第 4 阶段试生产)
详情请参阅下表中的标记部分:
在APQP工艺开发与验证第三阶段,输出工艺流程图、平面图、PFMEA分析结果、控制计划、产能规划和分析表,从质量能力、产能、加工成本、投资等方面综合分析配额等,确定新检具数量、技术要求等技术方案,技术方案包括:
- 加工过程的产品特性、公差要求和其他质量要求;
- 对检测设备做出详细的基本要求,如设备名称、主要技术规格、数量等;
- 检测设备的精度要求,如分辨率、精度、等级、不确定度等;
- 对检测设备的校准和校准要求必须明确,校准块的规格和校准设备的具体参数必须明确;
——检测设备的验收条件要求,如Cg/Cgk;
从PFMEA的风险分析来看,PFMEA中有两类检测措施,第一类失效模式,第二类失效原因,失效模式(产品特性)的测量应该导入SIP,然后使用检验指导,规范检验。步骤和方法。应将故障原因(过程特性)的监测引入工厂控制。详情见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什么是检验指南,新版FMEA是怎么来的?》
综上所述,冼先生认为,在APQP的概念设计阶段,根据制造可行性分析的结果检具设计,提出了对新增量检测工具的要求。在APQP产品开发验证阶段,根据样机制造经验和产品特性及公差要求,制定新量具和检具的开发计划,明确量具的分辨率和里程碑时间节点。在APQP流程的开发和验证阶段,综合分析检具检测能力的技术要求,制定新的增量检具。技术解决方案。